自從2008年那場大地震過去之后,近幾年自然災害也愈發的頻繁。在這種自然災害面前,我們只能顯現出我們的無可奈何。但是,在一些領域還是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減少自然災害給我們產品帶來的損壞。在這里,為大家介紹一下四川供水設備中的供水管道應該如何防震。
1.變頻供水管道抗震能力驗算
在地震波的作用一下,埋地管道產生沿管軸向及垂直于軸向的波動變形,其過量變形即為地震引發的震害。可按施工地區地震烈度選用管材、接口形式及工程地質條件等作抗震能力的驗算。
在地震剪切波作用下,埋地承插式管道的直線管段引起的軸向變位在同一時刻是按正弦波的波形變位的,其半個視波長度內管道受拉,相鄰半個視波長度內管道受壓。可以取半個視波長作為計算單元,即在剪切波作用下,半個視波長管道所產生的拉伸量,應由半個視波長管道各接口承擔。
2.管道與構筑物施工防雙措施
(1)地下直埋管道應盡量采用承插式橡膠圈接口的球墨鑄鐵管或預(自)應力鋼筋棍凝土管及焊接鋼管。
(2)過河倒虹管,穿越地震斷裂帶的管道,穿越鐵路或其他主要交通干線及位于地纂土為可液化地段的管道,應采用鋼管,或安裝柔性管道系統設施。
(3)過河倒虹管、架空管及沿河、溝、坑邊緣鋪筑承插式管道,往往會由于岸邊土坡發生地震向河心滑移而損壞。故應于倒虹管或架空管兩側上端彎管處設置柔性接口。原則上不宜平行或緊靠河岸、路肩等易產生滑坡的地段鋪筑管道。若需要沿滑移岸坡邊敷設管道,應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個柔性接口,以適應管道變形。
(4)架空管道不得架設在設防標準低于設計烈度的建筑物上。架空管道活動支架上應安裝側向擋板,其支架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5)無塔供水管道的三通、彎頭及漸縮管等管件連接處及水池等構筑物進出口處,受力條件復雜,管道應力集中明顯,應在這些部位設置柔性接口。管道穿越構筑物端與基礎時,應安裝套管,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環向間隙宜采用柔性填料填充。
(6)所有地下管道的閘門均應安裝在閘門井內。設計烈度為7一8度且地基土為可液化地段及設計烈度為9度且場地土為Ⅲ類土時,閘門井的磚砌體用不低于MU7.5的磚及M7. 5的水泥砂漿砌筑;并應設置環向水平封閉鋼筋,每50cm高度內不宜少于2φ6.
(7)水池混凝上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20;磚強度等級不低于MU7.5;水泥砂漿強度等級不得低于M7. 5.
(8)預制裝配頂蓋,在板縫內設置不少于1φ6的鋼筋;板縫宜采用M10.0的水泥砂漿灌嚴;板與梁的連接應不少于三個角焊接點。
(9)頂蓋在池壁上搭置長度不應少于20cm,當抗震設計烈度為8度時、頂蓋為預制裝配時,池壁頂部應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
上面,成都供水設備供應商為各位商家和使用者介紹了一下在地震中怎樣減少成都供水設備中的供水管道的損失,希望能唯各位商家所用,減少損失。